“沉迷网络又不是大一学生的专利,我们又不是始作俑者,原因在哪儿,搞教育的人自己心里明白,怎么就让我们成了替罪羔羊啦?”
校方:“在大一的时候采取这种强制的办法,为的是使学生们多交流,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作出这样的规定也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目前高校学生沉迷网络是个难点,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莎莎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家人都十分高兴,开学前父母为她准备好了生活用品,还有手机、MP3等。虽然大学生拥有电脑已是十分普遍的事,莎莎的行李中却不包话这一项。她的母亲说:“学校建议大一新生不要带电脑,这样也挺好的,她刚上大学可能还没有什么用,到了大二学校让带了再给她买。”莎莎也认为电脑对她来说还不是必备的工具,在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脑,她除了偶尔查查资料、保存文档外,很少聊天或玩游戏。
是“潮流”还是“逆流”?
作为新生的莎莎,她不带电脑进学校是今年许多高校的“潮流”。
几天前,有关上海交大4700多名新生报到时被告知禁止带电脑进宿舍的做法见诸报端。莎莎的“自制力”在今年许多高校新生中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品德”了。
在上海交大,校方表示,这是为了让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成绩下降。有关报道引述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的话,认为大一是大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学习任务很重,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学不好大学物理、高数等共同科目,升到高年级后许多课程就没法读。他还表示,过去有部分新生刚进校时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并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学习从此一蹶不振,有的甚至因此退学。印杰副校长的这一说法,其实才是今年大学掀起“拒绝电脑”进校园的真实背景。据交大提供的数据,每年学校总有十几名学生因为网络成瘾,各门功课亮“红灯”而被退学。印杰的说法从上海各大专院校一些辅导员处也得到印证,他们认为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已成为当地大专院校生退学的主因之一,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意思的是,交大的这一建议竟然获得大多数家长“叫好”,认为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是否都叫好?记者注意到,在新加坡、香港、上海本地等城市的多家报刊或网络上,转引这一新闻时,题目都加上了“逆时代而行”的字样,明显对禁止学生带电脑进校园表示出“惊讶”和“怀疑”。
是始作俑者还是替罪羊?
的确,不少大学生沉迷网络,任你想方设法,总是难以一时“惊醒”。“沉迷网络又不是大一学生的专利,我们又不是始作俑者,原因在哪儿,搞教育的人自己心里明白,怎么就让我们成了替罪羔羊啦?”北航一名姓刘的大三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学校没有这样“玩”,但是他“很抱不平”。他说,“这明显就是学校在作秀给人看,以为新生好管束,但是你走着瞧,该上网的还上网,不出两月,想上网的人不是向我们老生倒二手,就是上网吧去真正沉迷,到时候,玩到自己头上的是学校自己。”
据记者了解,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外,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都提醒大一新生不要带电脑到学校,这一举措引起的关注和争议也就从校园内蔓延到校园外。的确有很多家长拍手叫好(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这样既可以省下一笔钱,又可以防止孩子整天玩游戏),但认为“匪夷所思”和“难以理会”的同样大有人在。和刘同学的看法接近的小李,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大一新生,他说:“虽然学校对这方面没有规定,但是我们宿舍的人目前都没有买电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机房或网吧。”当记者问到他准备什么时候买电脑时,小李认为不会过很久,因为他是学工科的,用电脑的时候应该比较多,而且好多同学都会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联系。他这种“温和”口吻其实已经充满了否定。
当然,直接像刘同学那样表示反对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首都师范大学一位姓林的大一新生就表示,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学校应该相信他们有自制能力,强制的措施也许会产生反作用,或是副作用。这位林同学的父母也告诉记者,他们认为现在信息越来越重要,通过电脑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即使宿舍没有电脑学生们还可以去网吧啊,网吧的环境更不好,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用这种堵的办法是不行的。”
9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太平洋电脑数码城,笔记本电脑经销商赵先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学生买电脑的特别多,尤其是大学新生,他们还会对这样的学生优惠。关于大一新生是否应该配备电脑,赵先生说:“都什么年代了,没有电脑哪行啊,那还不等于与世隔绝嘛!”
大一缺自制力大二却有?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向前的社会,其特征最鲜明的就是信息经济带着人们往前飞奔。现代人在工作和学习中,电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如果一天没有电脑,和高速发展的社会有可能就是一天乃至更长时间的距离。面对网络成瘾,面对因“红灯”而被劝退的同学,面对被某些学生荒废了的学业,部分学校“拒绝”的做法是因为他面对信息社会的大潮,采取驼鸟政策就能高枕无忧了的吗?
学校明显处于两难的境地。在采访中,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赵锋老师的一翻话,可以从中见其一二。
记者:学校建议大一新生不要带电脑,据说还得到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你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
赵锋:大一新生,刚结束高中的紧张状态,一下子还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有可能就松懈下来,如果这个时候宿舍里就能上网的话,学生们就会对网络产生依赖性,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还可能影响到宿舍其他人,或者影响以后的生活。在大一的时候采取这种强制的办法,为的是使学生们多交流,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记者:信息社会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现在,电脑的作用很大,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它,“拒绝电脑”的做法,又使学生失去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的机会,明显显得比较粗暴,你看是否会得不偿失呢?
赵锋:总的来说学校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利大于弊。大学刚开始主要是一个适应阶段,关键是为以后打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个时候还不是特别需要电脑,可能随着专业知识的丰富,电脑的作用就会更加重要,到了大二就允许学生带了。
记者:那么到了大二该如何管理呢?
赵锋:大二的学生自控力就会强一些,学校也经常有各种以“网络文明”为主题的活动,包括演讲、论坛等,来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和防止沉迷网络,而且辅导员也会去寝室检查,如果发现违反这方面规定的学生,辅导员会与学生签定一个不再违反的协议,严重的还有可能暂时没收电脑,而且学生们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
记者:上海、浙江部分的高校也有类似的规定,贵校与这些学校的相关部门有过协商吗?
赵锋:这方面没有协商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也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目前高校学生沉迷网络是个难点,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市场报》 (2006-09-18 第05版)